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成年女人免费v片,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電力運營:巧用“五心”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發布時間:2023-08-07 來源:電力運營 作者:王燕
分享到: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電力運營黨委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起來,巧用“五心”書寫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運營答卷”。

理論學習全方位,鑄牢對黨“忠心”

堅持以學鑄魂,通過專題讀書班、黨委集中學、支部集體學、個人自主學,推動理論學習層層“深化”;班子成員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等主題研討交流,推動理論學習持續“消化”;瞄準主責主業,學習安全生產、新能源行業發展等內容,推動理論學習不斷“轉化”。班子成員深入對口黨建聯系點及安全包保項目講專題黨課,公司“一網一微”開設專欄刊載相關圖文視頻,前往交大西遷博物館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變化、悟思想、強黨性。各黨支部因地制宜,開展生產現場文明治理,將黨課課堂搬到檢修現場,現場互動、有問有答,用黨員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建立起橫鋪到邊、縱深到底的學習格局。

調查研究全覆蓋,守好從業“本心”

奔著問題去、深入現場看,從群眾智慧中探尋企業發展新途徑,實現機關和一線的“雙向奔赴”。班子成員到集團內外各火電及風電、光伏重點項目,會同業主實地了解瓶頸制約問題,現場商討解決措施辦法,打通工作推進中的難點堵點。針對檢維修現場點多面廣、外委隊伍較多實際,開發了三級安全教育培訓“低代碼”模塊,通過數字化平臺解決了勞務用工多、人員變動大、安全培訓不便的問題。瞄準行業一流和前沿方向,“零距離”對標山東鄒縣電廠等樣板企業,學習火電等項目管理、新能源運維等先進經驗,查找短板弱項,探索發展方向。開展為期3個月的企業文化專項調研,豐富完善電力運營“匠心文化”,以“匠人、匠心、匠品”引導職工精益求精完成各涉電企業維保檢修任務。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會,對公司典型案例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研討,集思廣益優化工作思路。

檢視整改全鏈條,錘煉為民“初心”

堅持以學正風,廣泛征集意見建議,緊扣集團要求和公司實際,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深入查擺不足,建立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12項,把問題查擺整改融入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等各環節,定期跟進督促整改任務落實。深入開展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邀請專家對各項目部駐地宿舍進行安全評估,提升職工的安全感幸福感。同步推進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及紀律教育宣傳月活動,大力實行廉政教育“五個一”活動,編印《黨風廉政監督員管理辦法》,建立紀委、基層支部、黨員“三級監督”體系,開展機關“效能革命”,鞏固“運營鐵軍”過硬紀律作風。

品牌塑造全要素,樹牢運營“匠心”

堅持以學增智,圍繞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兩個途徑”,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和“驅動力”。將品牌視為生產服務型企業的生命線,落地實施電力運營版火電機組標準化檢修“一個大綱、三個標準”。在上半年,維保機組的缺陷數量同比降低了30.44%,掛起缺陷同比減少了59.89%,消缺及時率同比提高了3.35%。此外,未發生因公司責任造成的機組“非停”事件。圓滿完成集團內外13臺次火電機組等級檢修項目,承接的集團外首座百萬千瓦機組——延長石油富縣電廠完成雙機168小時試運行,業主感謝信、表揚信紛至沓來。定期人崗匹配考核,連年舉辦職工技能大賽,90后青年職工逐漸成為技術主力。構建“名師帶徒”模式、搭建“教學實踐基地”平臺,培養出8名陜西省技術能手、2名陜西省產業工匠人才、1名陜西省國資委青年崗位能手及14名陜投集團技術能手。參加國家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陜西省選拔賽,獲得電力系統運營與維護第一名,并取得全省唯一國賽資格。圍繞“重實踐”要求,以QC活動、“五小”活動等職工創新項目為載體,帶動員工立足崗位練“絕活”、身懷“絕技”作貢獻,榮獲陜西省創新方法大賽一等獎及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二等獎。7月份,兩項QC成果在成都舉辦的2023年全國電力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交流會上發布并在生產現場推廣應用,職工創新的“小細胞”為企業改革發展積蓄了“大能量”。

推進高質量發展,砥礪奮斗“決心”

堅持以學促干,高揚“改革創新”主旋律,堅定走“專精特新”道路,不斷探索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提升品牌影響力。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實現“三升二”,贏得施工業務“入場券”。通過理論成果轉化與調查研究雙重推動,深挖創新潛能,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入選“陜西省創新型中小企業”,子公司君創科技成功進駐華電寧夏分公司新能源集控中心,實施“光伏數據分析智能診斷應用模塊”,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認證,企業發展的“含新量”逐步提高。開展深度調峰認證,助力大唐彬長電廠兩臺機組成為陜西省網首個AGC模式下深調至20%Pe的超臨界機組,技術監督服務單位已達15家、裝機容量達8190MW。能源科技服務、新能源及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鏈布局穩步推進,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的“趕考路”上走出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