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商洛電廠粉煤灰綜合利用產業扶貧累計向貧困戶分紅87.23萬元(節選)
近日,由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指導,省扶貧辦、華商傳媒集團、陜西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奮斗新陜西”脫貧攻堅“行走”活動啟動。
采訪團運用全媒體平臺,報道全省在脫貧攻堅領域高質量發展的先進經驗、做法。5月15日,采訪團走進集團公司下屬商洛發電公司,對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進行產業扶貧,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綜合報道。
5月15日上午, “行走”采訪團走進陜西省國資委系統第九合力團團長單位陜投集團下屬陜西商洛發電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商州區沙河子鎮,總投資100億元的4X660MW火電機組項目是陜投集團支持商洛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的扶貧造血項目,是商洛歷史上最大的工業投資項目,也是陜西省“十三五”重點電源建設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2016年在商洛落地,目前一期工程2X660MW發電機組已投入運營,年可發電60億度,實現綜合產值約24億元,利稅3億元。“這個發電廠和我想象的不一樣,原以為里面煤灰飛揚,沒想到環境如此整潔,一點煤灰都沒有。”一位采訪團成員邊參觀邊感嘆。
“我們將原煤進行全封閉運輸和儲存,確保環境清潔,并成立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發電環節所產生的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副產品。我們將它用于生產環保加氣塊磚或作為水泥、混凝土的優質添加劑,并把其中20%的股份作為扶貧優先股,可幫扶500戶貧困戶約1000人實現精準脫貧。自2018年11月份以來,已銷售粉煤灰約9萬噸,累計向貧困戶分紅87.23萬元。”公司副總經理王戰鋒介紹說,“ 除此之外還投資1.1億元,新修了數公里村道,完成了防洪渠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周邊2萬余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交通條件。”
張月華原是渭河發電廠的一名員工,商洛電廠修建后,有著家鄉情懷的她便于2018年回到了老家商洛。看到河堤在電廠的治理下變得越來越美、造福當地百姓之后,作為河堤建設過程中的參與者、見證者,她動情寫下了詞賦一首:“今日護岸,造化天然……縱有雷霆生怒處,入我襟懷成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