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陜投集團立足商山洛水助力脫貧攻堅顯擔當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陜投集團做了那些工作?有哪些卓有成效的經驗?為對口當地帶來哪些變化?請看3月27日,陜西日報專題報道——
履職盡責,不辱使命。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投集團)黨委堅定政治站位,越到最后越是擔當作為,緊繃扶貧這根弦,不停頓、不大意、不放松,助力全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省國資系統助力商洛市脫貧攻堅合力團團長單位,陜投集團協同合力團各單位立足商洛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通過項目布局、技術嫁接、資金注入等形式,突出產業扶貧特色,創新金融扶貧模式,聯系社會各方力量,推動了扶貧工作務實見效。
截至目前,商洛合力團在商洛市共實施各類扶貧項目34個,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1.4億元,總體實現商洛市一區六縣全覆蓋。其中陜投集團直接投入扶貧資金2億多元,資助2000余名大學生走進校門,帶動4個貧困村實現脫貧達標,2146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彰顯了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
創新扶貧模式,強化輸血造血
(洛南縣歐標兔業扶貧項目養殖車間)
“多虧了國家產業扶貧的好政策!沒有陜投集團合力團過來,哪里來的我們這些貧困戶今天這實實在在的收益啊。”這是不久前從商州區沙河子鎮鐘鋒村扶貧分紅現場的貧困戶代表,在談論陜投商洛合力扶貧開發公司通過產業扶貧給村上帶來的新變化時,臉上洋溢著持股分紅喜悅的真情表達。
為貧困戶設置優先股,把貧困戶嵌入產業發展鏈條,這是陜投集團與幫扶地方政府探索的“政府搭臺+企業引領+基金支持+農戶聯動”脫貧攻堅合作模式。陜投集團聚焦產業扶貧核心,突出合力團企業優勢,統籌企業資金及項目、金融、技術、市場等方面資源,主動對接選定幫扶項目,幫助培植具有自身“造血”功能、前景好、后勁足的產業項目,實現了貧困人口的穩定持續增收。
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便是這種扶貧模式的生動實踐。拿出20%的股份作為扶貧優先股,將貧困戶納入其中,讓貧困戶每年享受固定收益,建立了固廢變資源、資源變收益、收益變股金、貧困戶變股民的扶貧模式,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用看得見的紅利,給扶貧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
為實現更大扶貧成效,陜投集團出資1.1億元牽頭合力團單位共同組建了陜投商洛合力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對已建成的符合地方特色的產業項目進行增資擴股,向洛南縣歐標兔業扶貧公司、商州區陜西潤科農業公司、山陽縣天之潤生物科技公司總共注資3000萬元,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構建產業體系,實現規模效應。與此同時,陜投集團下屬基金公司充分發揮基金投資帶動和產業引領作用,有效運作央企扶貧基金及陜西省成長性企業引導基金,陸續投放我省羊奶產業、生態農業光伏等產業項目,形成了“基金投資撬動,市場主體帶動,扶貧基金與產業基金聯動”“產融聯合、產業聯合、利益聯合”的“三動三聯合”扶貧工作格局,有力支撐了地方經濟發展。
推動產業扶貧,實現長效脫貧
商洛市商南縣紅星美羚奶山羊養殖基地項目,是陜投集團在陜南投資建設的特色畜牧業產業項目,填補了陜西省國資委在國定深度貧困縣區落地規模以上扶貧產業的又一個空白點。目前陜投集團已完成投資3610萬元,引進社會資金6700萬元。
作為全省首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陜投集團充分發揮工業項目產業化優勢和金融投資優勢,緊抓產業扶貧,加快項目落地,力見脫貧成效。
商洛電廠2×66萬千瓦項目是陜投集團投資建設的陜南地區最大的發電項目,自2016年開工建設以來已累計使用當地的貧困戶短期勞動力約3000人次,與各施工單位長期雇用的保潔、保安、餐飲服務人員約300人,并帶動了當地建筑、砂石、運輸產業,創造產值近3.2億元;投資1800萬元建設的商州區粉煤灰綜合項目,累計向貧困戶發放扶貧優先股分紅37萬元,帶動貧困戶300戶,項目益貧效應不斷顯現。陜投商洛合力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在大力支持商南特色養殖業、山陽中藥材種植和加工提取、洛南縣肉兔產業鏈打造的基礎上,投資180萬元建成洛南縣陽光菌業合作社項目,支持商州區、洛南縣發展特色棚室栽培產業,帶動就業120人、貧困戶318戶。
合力團各成員單位精準發力、鼎力合作,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引領下,從商洛市各區縣的實際出發,相繼投資建設了洛南縣中蜂養殖項目、柞水縣扶貧車間項目、柞水縣營盤鎮供水項目、丹鳳縣棣花鎮供水項目、柞水縣金米木耳產業項目、山陽縣城關街道伍竹園社區光伏扶貧項目、商南縣蓮花臺水電站項目、山陽縣漫川關鎮供水工程等,產業扶貧項目在商洛一區六縣遍地開花。
陜投商洛合力扶貧開發有限公司與商洛市政府第二次集中簽約的4個產業扶貧項目,涵蓋了家兔養殖、食藥用菌及中草藥種植、深加工的多個領域,簽約資金逾1億元,引進社會資金達6700萬元。這4個項目運營后,可再提供就業崗位約1000人,新帶動1800戶貧困戶致富。
拓寬扶貧渠道,提升扶貧質量
(“商洛教育扶貧計劃”第二期捐贈儀式)
在美麗的商山洛水扶貧道路上,既需要好項目、大資金,又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大扶貧。陜投集團攜手商洛合力團深入扶貧村鎮、群眾農戶,積極研究實施有針對性的扶貧舉措,不斷提高扶貧質量和精準度。
陜投集團西部證券撥付5000萬元專項資金,設立“商洛教育扶貧計劃”,由專業團隊運營,投資收益全部用于對商洛市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的教育助學,在扶智扶智上做文章。2018年、2019年,陜投集團已完成二期教育扶智金的捐贈工作,每期300萬元、以每人3000元標準資助1000名當年度新入學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入學。在今后三年,西部證券還將再為商洛市貧困學子提供900萬元資助。與此同時,陜投集團還投入資金40余萬元,設立山陽縣、丹鳳縣酒店專業培訓就業項目,充分發揮下屬酒店運營管理方面的優勢,定向培訓、招錄貧困學生到所屬酒店就業,目前首批36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已經開始了培訓學習生活。
合力團單位為商洛市貧困家庭外出務工人員“量身定制”了“意外傷害保險”項目,目前已為20000名外出務工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解決他們的后顧之后。在柞水縣設立勞務輸出項目,積極參與省國資委舉辦的“就業扶貧招聘月”等,多渠道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開展消費扶貧,在商洛市鎮安、柞水兩縣累計采購農特產品844萬元,在全省范圍內采購金額達到1718萬元,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農特產品銷售難、賣價低等實際困難,實現了貧困群眾增收。商洛57家農業龍頭公司的96類消費扶貧農特產品已基本形成穩定的購銷模式。鎮安縣的特色農產品率先走上中國鐵路西安局段高鐵、動車銷售,開創了全省消費扶貧的先河,極大提高了商洛市乃至陜西省優質農特產品在祖國大地上的美譽度。
大愛無疆,國企擔當。在堅決推進商洛市脫貧攻堅的同時,陜投集團還積極推進省級“兩聯一包”駐白水縣扶貧任務,助力白水縣脫貧摘帽。目前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200余萬元,實施扶貧項目7個,幫助4個貧困村實現整體脫貧;引進資金2950萬元,支持5家龍頭企業發展特色產業,帶動300多戶貧困戶致富,輔導8家地方企業完成股權改革,并成功在交易中心掛牌。其中,陜投集團投資運營的白水縣史官村“光伏食用菌一體化”產業扶貧項目,總投資700余萬元,占地90余畝,于2019年5月建成投運,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食用菌種植、電商消費扶貧等互補性扶貧產業,2019年實現收入400余萬元,向貧困群眾發放股金分紅18萬元,帶動200余戶貧困群眾穩定就業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