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篇 陜投集團2023年工作亮點掃描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30億元,利潤總額80.37 億元,歸母凈利潤32.72億元,資產總額達2791.7億元,營業收入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產率、資產保值增值率、研發投入強度等效率效益指標穩中有升,被省國資委授予 “2023年度穩增長貢獻獎”“2023年度上市融資貢獻獎”。
時間鐫刻奮斗的足跡,歲月記錄前行的榮光。回望2023年,陜投集團前行的步伐堅實篤定、鏗鏘有力。
一年來,陜投集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跟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落實新發展理念,統籌開展“三個年”活動,推進“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全力抓好生產經營工作,企業發展蹄疾步穩、動能強勁,高質量發展再創新篇。
生產運行平穩有序 能源保供扎實有力
能源保供和生產運營各項工作保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良好態勢。電力企業主動出擊,合理安排生產調度,確保機組穩得住、頂得上、發得滿;煤礦企業科學組織生產,加強與保供電廠溝通協調,持續穩產高產;電力運維企業扎實做好機組運維和應急值班,煤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煤炭運銷企業增強運銷銜接聯動,提升合同履約效率和能力。火、水、風、光電力企業之間協調互補,生產效率、效益穩步提高。全年累計完成原煤產量2329萬噸、發電量481.2億千瓦時,電煤中長協合同簽訂總量達1690萬噸,煤炭鐵路發運量突破317.90萬噸,跨省外送交易電量39.70億千瓦時,簽約市場電量136億千瓦時,供熱量超1236.29萬吉焦,多項指標創歷史最高。
堅實的能源保供和民生供暖離不開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商洛發電輔助服務收益同比增加55%在陜西省電網排名第一,趙石畔煤電2#機組榮獲“5A級優勝機組”、雙機連續三年實現“零非停”,吉木薩爾發電1#機組榮獲“廠用電率最優機組”,水電股份刀兔分散式風電場榮獲“4A級優勝電站”,電力運營獲得承修、承試電力設施一級資質許可證。
項目建設提速晉檔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貫通落實全省“三個年”活動和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產業項目強勢推進,新開工和續建項目完成投資達209.82億元,一項項重大項目化作經濟穩中求進的“壓艙石”。煤電項目建設加力加速,清水川能源三期擴建項目5#機組正式商業投運,成為陜電外送又一重要電源點,商洛電廠二期、安塞熱電二期項目開工建設,趙石畔電廠二期項目取得核準,目前已投產和規劃在建的火電裝機總規模1525萬千瓦。新能源開發不斷突破,商州、澄城、浪卡子、白水、府谷及一批分布式光伏項目并網發電,佛坪抽水蓄能項目開工建設,全年新投運新能源裝機79.2萬千瓦,新能源總裝機規模保持省屬國企首位。地勘轉型加快提速,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熱解煤焦油成功提取,地熱能建成和在建供能面積達到570萬平方米,頁巖氣陜南1號平臺第三口井完成鉆探。化工板塊循環發展初見成效,全球首套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無汞化示范項目完工,120萬噸/年電石資源循環續建項目投產試運。
戰新產業挖潛賦能 優質增量加快釋放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強產業研究規劃,通過高端化提升、數字化轉型、綠色化發展,積極參與具有陜西地域特色的現代化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扎實落地,新興產業激光醫療科技產業化項目有序推進;完成激光芯片產線擴產、外延片延伸、下游封裝模組和終端應用拓展;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40米大型雷達天線罩,填補了我國大型高性能雷達天線罩技術的空白;無人機等業務海外出口訂單實現翻番式增長。全面建成衛星測控國內大三角測控體系,接入國內外超過40套測控設備,全年參與管理新發射商業衛星數量占全國總數的62%,實現境內太陽同步軌道100%測控覆蓋,全球覆蓋率達到85%以上。航空產業持續優化航空產業鏈布局,國內首個貝爾407直升機授權維修中心落地西安,航空應急救援全年飛行4600余架次超2200小時。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地熱等新能源和儲能產業,年內新能源投資增速達116%,現代能源產業升級步伐不斷加大。圍繞航空航天、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積極打造“3+N”科技IP產業集群,培育新的增長極。
產融結合持續彰顯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加有力
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定不移服務實體經濟,各金融企業活力迸發。穩步推進金控牌照申請,對申請主體增資至25億元。完善業務模式,提升金融服務主業能力,證券業務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收入、利潤指標顯著增長;信托業務穩步推進轉型與重點創新性業務發展;租賃外部市場化業務發展迅速;資本投資有效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年完成25個項目投資。發行兩筆共計14.5億元CMBS項目,其中“西部證券—人民大廈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是西北首單國企物業CMBS,打造了陜西省盤活存量資產、推動資產證券化新樣板。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全國首批暨西北首單混合型科創票據10億元,募集資金用于科創企業股權投資和秦創原創新投資基金出資,有力落實科技金融“大文章”。能源資源資本化成效顯著,陜西能源成為全面注冊之下首批主板上市企業,募集資金72億元;水電股份IPO申請獲得受理,成為上交所2023年直接受理的唯一一家陜西主板IPO申報企業,集團證券化率超60%。
秦創原市場化運營蓄能成勢 服務創新生態成效明顯
堅持秦創原發展公司“科創服務總承包商、科創園區運營商、科技投行集成商、產業生態體系協同商”的功能定位,服務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加快轉化。搭建多層次科創服務體系,“e站”服務雙創主體7369家,以培育戰略服務商與專業集采集成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免費基礎服務轉化為專項增值服務;47家企業在“e起創”計劃中即將“出孵”,5家企業通過“服務換股權”加入“合伙人”計劃。全面承接“三項改革”,牽頭組建全省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中心,建立3家概念驗證分中心。深化政企協同,運營榆林灃東“飛地”,打造西安研發轉化孵化、榆林產業化的生態鏈條。實現全周期的資本布局和全鏈條的科技金融協同,以研發準備金“先使用后付費”模式支持鹽泥處理、雙極板等項目研發。秦創原科創母基金已投13只子基金,秦創原創新基金群累計在陜投資項目52個,投資金額20.81億元。聯合多家研究院所、省屬國企設立4個領域的專業孵化平臺已投運見效。
國企改革走深走實 企業活力有效激發
扎實落實中央及省上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要任務,授權改革穩步推進。全面推動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加大對子企業授權力度,定期評估授權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采取擴大、調整或收回等措施動態調整授權事項和授權范圍。市場化改革有力有效,集團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職業經理人機制日趨成熟。推動企業層級壓減,全面完成年度“壓減”和虧損企業治理任務。推進管理創新,發揮好集團總部“決策中心、指揮中心、服務中心”職能和各權屬企業及單位“利潤中心、生產中心、效能中心”作用,全方位提升陜投集團價值創造能力。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培養敢于勝利、不怕失敗的團隊文化。
數字化轉型全面進 管理質效有效提升
“數字陜投、智慧陜投”建設穩步推進,管控數字化項目建設全面鋪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營,人力資源數字化平臺升級,經營管理數字化系統建設進展順序,一體化協同辦公系統試點上線,初步形成了整體聯動,數據貫通的綜合服務體系。產業數字化全面提速,各板塊公司結合產業背景和實際,打造了一批行業領先的數字技術應用樣板,陜投研究院積極構建“數字化轉型、科創技術服務、智囊智庫”三位一體業務體系;趙石畔煤電獲得第六屆全國“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涼水井煤礦通過國家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達到Ⅰ類中級智能礦井建設水平;吉木薩爾發電實現全廠智慧管理系統智能控制層九大智能模塊在線實時使用;水電股份建設完成陜北智慧管理平臺,制定了新能源板塊數據規范與標準,搭建具有企業特色的大數據模型。積極探索數字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培育發掘秦創原創新發展、衛星測控等方面數字經濟新動能。
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科創效能有效發揮
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能推動內生發展,持續探索和建立科技創新管理新模式。在全省國資系統較早出臺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配套支持系統2023年度重點科技項目首批1875萬元專項資金,研發投入8.04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1%。深化秦創原發展公司授權管理,簡化決策程序,與市場接軌更加靈活高效;出臺鼓勵秦創原發展公司敢于創新、寬容失敗的盡職合規免責事項清單,構建包容風險、寬容失敗的工作機制。突出科技創新戰略導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領域,瞄準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強化專業人才引進和新興產業布局。探索激勵激發機制,在新興產業兩家科技型企業開展股權激勵。深化與西安交大、西安電子科大等高校產學研合作,解決富油煤原位熱解開采、衛星通信、無人機視覺應用等產業發展“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
風險防范加大力度 防控防線織密織牢
嚴控安全生產風險,強化設備設施升級改造,全年累計安全環保投入11.14億元,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全力推動安全管理標準化班組建設,持續加強應急管理,集團全年未發生一般及以上生產安全環保事故,榮獲全國安全管理標準化班組創建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稱號,基層10個班組獲評“一級班組”稱號。統籌做好資金管理,重點關注投資項目資本結構及籌融資安排,積極開展高息貸款置換等,提高資產配置效率。強化風險管控體系和法律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進落實重大業務專項風險評估報告制度和半年風險管理報告制度,開展合規管理專項調研,查漏補缺,持續鞏固規章制度、經濟合同、重要決策法律合規審核全覆蓋,健全合規審查前置程序。探索建立利潤中心風控、金融風控、資產包風控的專業化風險防控體系,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 黨建引領更加深化
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督促黨委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持續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事項清單,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80余項,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有效發揮。持續正風肅紀,深入推進“清廉陜投”建設,積極推進以案促改。高質量完成主題教育重點任務,解決了一批事關企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和干部職工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召開集團第一次黨代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科學擘畫未來發展藍圖。扎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改進工作作風,建強干部隊伍。嚴格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以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凝聚力量。評選“兩優一先”“一線崗位標兵”等先進典型,全系統干事創業的氛圍日益濃厚。
又踏層云望眼開,更揚云帆立潮頭。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陜投集團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高質量發展和強化戰略支撐作用主線,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為關鍵,突出黨建引領、深化科技賦能、強化資本運作、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經營質效、夯實安全根基,確保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實際行動為奮力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陜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