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遠超人類,機器人產業爆發
新年伊始,機器人產業熱度持續提升,尤其是人形機器人引發廣泛關注。
在剛剛結束的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未來人形機器人數量可能遠超人類,比例可能達到3:1至5:1,甚至在數量上可能達到200億-300億個。2025年,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的目標是數千臺,未來三年將增加至50萬。
英偉達CEO黃仁勛稱,“通用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即將到來。”
統計數字顯示,2024年機器人市場營收將達到461.1億美元,服務機器人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62億美元,2029年將達到730.1億美元。賽迪顧問預測,“十五五”(2026-2030年)時期,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將增長至4000億元,市場規模穩居全球首位。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推動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機器人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衡量一國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
根據機器人應用環境的不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其中工業機器人主要指應用于生產過程與環境的機器人,包括人機協作機器人、工業移動機器人等;而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則分為專業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消費者服務機器人等,主要應用于運輸和物流、清潔、農業、救援、監護等領域。
中國電子學會則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這里所謂的特種機器人,是指在特殊環境或危險環境執行特定任務,如深海、太空、核輻射等環境。
總體來說,機器人產業鏈的上游主要為核心零部件和軟件系統開發,核心零部件包括伺服系統、減速器、控制器、AI芯片、傳感器等,軟件系統包括人工智能、SLAM、操作系統等。中游則是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的整機制造,下游主要面向終端用戶及市場應用
其中,工業機器人常見形態為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按運動坐標形式,工業機器人可分為關節式、圓柱、直角坐標、并聯、DELTA和SCARA六類。
人形機器人則是近年來機器人領域的焦點話題,其是“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產物,擁有聰慧的“大腦”、敏捷的“小腦”、靈活的“肢體”,是通用人工智能的理想載體、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據相關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27.6億元,2030年有望成長為千億元市場。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真正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也將極大地增強機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和精準控制能力,提升機器人應用潛力,推動機器人步入發展快車道。
比如人工智能從計算智能向認知智能快速演進,可以使機器人能夠思考、決策、規劃和自主學習,從而實現自主行為;新材料不斷涌現,如人造肌肉、液態金屬、智能泡沫等,使仿生機器人、軟體機器人、快速響應適應周邊環境機器人成為可能。
目前,從地域上看,中國的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地區,中西部地區也在快速布局,國內加速形成重點產業集群。
當前,陜西機器人產業正處于發展的上升期和快道超車的戰略機遇期,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將機器人產業鏈納入省級34條重點產業鏈,并制定了《陜西省機器人產業鏈提升方案(2024—2027)》和產業圖譜。
目前,陜西機器人產業鏈涵蓋了從人形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水面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的整機制造到減速器、微電機、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制造企業。據媒體統計,僅西安目前就擁有超過60家機器人相關研究企業,主要集中在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應用領域?。
秦創原建設推動陜西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
最近,為支持全省機器人產業發展,陜西設立秦創原機器人產業創新聚集區,由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聯動西安市碑林區政府、未央區政府共同建設,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參與建設,形成“一區兩基地”的空間布局。
其中,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重點建設機器人應用場景以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高地,碑林區重點建設機器人研發創新高地,未央區重點建設機器人制造研發基地。
作為服務秦創原生態體系建設的市場化運營總平臺,秦創原發展公司通過集聚各種專業優質資源與力量,助力打通科技創新與產業之間的“梗阻”環節,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兩鏈”深度融合,同時通過一系列科創服務助力部分機器人企業快速發展。
比如,秦創原“合伙人”計劃企業西安達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升科技”)已成為西安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的“鏈主”企業。達升科技研發的合裝機器人、抱夾機器人等多款工業機器人,已進入上汽、長安汽車、蒙牛、海爾、TCL、中核集團等18家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為客戶提供工業機器人和工業互聯網業務賦能,為工廠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服務。
▲中航創世康復機器人
秦創原科創母基金集群投資的中航創世機器人,研發上市了十余款智慧康養機器人產品,包括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云榻免陪護自理機器人等,為醫院、養老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等客戶提供智能化、智慧化康復、護理服務。
在本輪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浪潮下,陜西正在向技術研發實力領先、整機制造特色突出、關鍵核心部件產業優勢明顯、商業模式新穎的全國知名機器人產業基地加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