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投集團:向新而行 全力以赴實現質效雙提升
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動態投資約108億元的陜西省屬企業首個通過核準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陜西佛坪抽水蓄能電站前期項目順利開工。
國家重點建設的陜北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點——清水川能源三期擴建工程#5機組、承擔革命老區集中供暖任務的秦龍電力延安熱電一期#2機組并網成功,安塞電廠二期、商洛電廠二期項目順利開工,趙石畔電廠二期項目獲得核準。
……
歲末年初,一組組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不斷傳來,折射出2023年陜投集團發展向“新”而行,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黨的二十大指出,要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2023年,陜投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 “三個年”活動,統籌安全和生產、質量和效益、發展和轉型,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營業收入730億元;利潤總額80.37億元,同比增長9.11%,歸母凈利潤 32.72 億元,積極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陜投力量”。
看進展,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重點項目是經濟穩中求進、發展行穩致遠的“壓艙石”;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科技創新是關鍵之舉。
1月10日,塞北高原,冬意盎然。藍天之下,巨型雙曲線的間冷塔和嶄新的主廠房巍然屹立,清水川能源三期2×1000MW擴建工程這顆現代化智慧電廠“明珠”已然崛起。
“這個項目‘含新量’十足。”談起該項目,陜投集團相關技術人員總結到,“新”不僅是因為該項目#5機組投產發電在即,更是因為項目利用諸多創新技術,其中三項為“世界首例”,首例冷源損失余熱回收技術,有效降低機組冷源損失;首例零號高加全負荷投入技術和全抽汽10級回熱技術,有效提高了機組效率,大幅節約了燃煤;首例百萬機組“四塔合一”技術,創造了同規模工程最少用地的紀錄。
含新量提升,帶來含金量增加。據介紹,項目建成后,清水川能源公司將成為國內最大的煤電一體化企業和西北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預計年發電量230億千瓦時以上,對于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換、落實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升級構筑競爭新優勢,陜投集團加大投資力度,利用新科技賦能,擴大煤炭、火電等產業優質項目的獲取、建設和投運規模,積極搶占地熱能、煤炭地下原位熱解等新賽道,并尋求以精細化工、醫藥化工推動化工產業向新突破;持續深度挖掘數據資源價值,推進數字技術與業務融合發展,打造集團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企業發展產生新質生產力。
看質量,增長動能轉換加快
陜投集團傳統能源產業企業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加快促進高端化提升、數智化改造、綠色化轉型,企業發展的成色越來越足。
根據各項目實際需求,陜投集團對佛坪抽水蓄能、浪卡子光伏發電、鎮巴頁巖氣勘探等6個項目進行年度項目經費調增,投資增加6.75億元。水電股份在榆地區新能源項目規模突破百萬裝機,成功取得陜西省2023年保障性并網項目45萬千瓦風電、光伏項目指標,獲批規模居陜西省屬國企首位;煤田地質“陜鎮頁1-1HF#”項目完鉆水平段長創造鎮巴區塊水平段最長紀錄,進入“邊探、邊采、邊回收利用”新階段,富油煤項目通過地下原位熱解技術成功提取出第一桶油;清水川綠色智慧換電站項目正式投運,實現了陜投集團大宗物資綠色運輸和充換電基礎設施“零”的突破。
趙石畔煤電積極參與榆橫地區“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建設,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同時探索“煤電+新能源+N”的發展模式,致力于成為區域現代能源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水電股份建設完成陜北智慧管理平臺,實現了智慧平臺+智慧電廠的新能源管理模式,制定了新能源板塊數據規范與標準,搭建具有企業特色的大數據模型,全面推進人工智能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追“風”逐“日”,低碳轉型。陜投集團綠色發展勢頭正足, 2023年年內新能源投資增速達116%,投運裝機達79萬千瓦,新能源發展潛力和后勁強勁。
看活力,結構調整取得進展
投資結構是產業結構的前端,決定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方向。陜投集團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圍繞航空航天、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集群,加強產業研究規劃,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秦創原發展公司發揮專業園區運營、科創服務、科技投資、共性技術平臺四大功能定位作用,通過秦創原“e站”整合服務、投資、金融機構近700家,吸引新材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能源雙碳、生物醫療、現代農業六大賽道入“原”雙創主體7200多家,線上實施需求交互、依需精準匹配資源、引導服務賦能,線下答疑解惑、出謀劃策、交流拓展,助企業解決后顧之憂。
陜投新興立芯光電完成產線擴產、外延片延伸、下游封裝模組和終端應用拓展,推出新一代1310nm高功率半導體極光芯片,產品性能達國際一流水平,填補國內市場自主化產品的空白。公司成功入選“陜西省瞪羚企業”“西安市瞪羚企業”。
寰宇衛星國內“大三角”測控體系全面形成,接入國內外超過40+套測控設備,實現境內太陽同步軌道100%測控覆蓋,全球覆蓋率達到85%以上。完成了《掩星探測衛星數傳綜合處理》等16項專利及軟件著作權的編寫、申報,順利通過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3級認證,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將突出黨建引領、深化科技賦能、強化資本運作、優化產業布局、改善經營質效、夯實安全根基,更加堅定地做好強產業的文章,加快現代化產業發展步伐。”陜投集團主要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