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煤地質物測公司:揮師新疆,持續深入“一帶一路”核心區域
新疆“山山有金銅鐵、盆盆有煤油氣”,是國家重要能源資源接替區,更是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主戰場。陜煤地質物測公司謀時而動,緊抓“青藏新”地勘市場發展機遇,揮師深入“一帶一路”核心區域,助力新疆加速釋放能源資源潛力。
加強溝通交流 全力拓寬發展新空間
為進一步融入新疆市場,搶抓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契機,物測公司多次赴新疆,與新疆煤田地質局、地礦局所屬各單位,以及國能、山能、徐礦等多家駐新疆能源集團及地質勘查單位進行了深入交流,希望以公司擁有的煤炭精細勘查、綠色勘查、多元地質災害預警等先進技術積累為依托,大力在煤田地質勘查、地礦綠色發展、新能源勘探、測繪地理信息等領域加強合作,一起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充分發揮新疆資源稟賦。
在此過程中,物測公司積極爭取優質重點項目落地,以項目增量撬動公司發展質量。截至目前,公司在新疆順利開展了十余個二三維地震、電法及測繪類項目,不斷增強公司發展動能。
“三個抓手”一體跟進 護航重大項目平穩推進
項目是強主業、穩增長、補短板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轉型、調結構、增動能的重要支撐。針對新疆地區項目開展的特殊性,物測公司通過集“技術做足支撐、人員重點補給、設備大力跟進”為一體的“三個抓手”,重點培育新疆地區項目穩步推進、達產達效。
木塔格礦區地震勘查項目中,八月的戈壁灘,熱浪洶涌,氣溫高達45度,地表溫度更是飆升至70多度。公司調派多名骨干技術人員前往新疆,認真開展前期點試驗、段實驗以及12串低頻檢波器試驗,在不斷地攻堅克難中,成功解除地表十幾厘米下的堿性板結層及煤層上部疏松礫石層對震源的干擾,在資料的遠道獲取了高質量的煤層反射波,并創造了13天內完成了8000多個物理點采集任務的紀錄,為后續生產任務順利開展筑牢了基礎。
新疆陽霞礦區三維地震勘探項目更是一場施工考驗,作業區多處為陡崖、絕壁,最大高差達800多米,作業人員及鉆機設備很難到達作業地點。最終在項目部反復論證及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創新性使用大型無人機吊運設備。在無人機的轟鳴中,地質勘探設備及輔料被安全運送到指定作業地點,順利開展后續勘探工作。
針對性開展科研攻關 加速成果向實際生產轉化
新疆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占全國的40%,潛力巨大,但新疆地區多處煤層傾角較大,大傾角煤層開采難度較大,在開采中的安全隱患也非常嚴重。為解決這一難題,助力煤礦高效安全生產,公司以新疆駱駝包北井田作為研究區,針對性開展實施了“新疆地區大傾角煤田地震勘探關鍵技術研究”科研項目,旨在形成一套適應于大傾角地區的三維地震勘探方法。
在一系列科研攻關后,項目研究攻克了大傾角地區野外數據采集反射波同相軸不連續、資料處理目的層歸位偏差大的技術難題,提出了適合大傾角野外數據采集觀測方法的不對稱變偏移距觀測系統設計技術和歸位更準確有效的基于模型的疊前時間偏移、DSR疊前深度偏移技術。該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公司在新疆大傾角復雜地區的地震勘探技術水平,為新疆大傾角煤層礦區的安全生產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地質保障,也為西部同類大傾角煤層區域地震勘探提供了技術支撐。
荒漠戈壁上,地勘隊員奔走作業的腳步聲,是聲震大地的錚錚鼓點,寒來暑往、不曾停歇。往后還會有更多的陜煤物測人,來到在這片礦藏富饒的熱土上,在生生不息中匯聚起無窮的力量,與新疆同心逐夢、一起繪就“一帶一路”核心區高質量發展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