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川能源:215.28億,年發電量西北第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清水川能源完成發電量215.28億千瓦時,超額完成年度電量任務,發電量創歷史新高,成為西北地區年發電量第一的火力發電企業。
2024年,公司深入踐行陜投集團“以義取利,镕基鑄范”企業文化觀,堅持做好“微觀三治”,錨定年度發電量目標,全方位夯實安全生產根基,有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持續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一批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矚目成就,交出了一份超越預期、超越歷史的優異答卷,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強基固本筑牢能源安全“國之大者”
堅決扛起電力保供政治責任,圓滿完成全國兩會、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時段的保供電重點任務,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三期項目建設,加強全過程高水平質量管控,2臺百萬機組順利實現“雙投”,發展潛能進一步增強,生動詮釋了助力經濟穩增長的“國之大者”。
始終將電力生產的安全穩定置于首位,嚴格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反三違”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深化雙險雙控預防機制建設,扎實推進安全管理標準化班組建設,圓滿完成4臺機組等級檢修,同步完成#02啟備變高壓側套管及架空線改造,#2機組通流改造、脫硫提效改造和靈活性改造,設備健康水平進一步改善,機組可靠性和經濟性大幅提升。目前,6臺機組全部在網運行,設備工況良好,實現連續安全生產運行4500余天。
精準發力驅動企業管理“蓄勢勃發”
深化“1+3+N”管理體系,持續優化生產運行方式和管理模式,完成輔控中心、化學中心獨立管理和“六輔一控”“四機一控”建設,積極推進運行調度中心建設,配齊配強專業技術人員,推動運行系統專業化管理。根據機組健康水平及能耗實際狀況,合理調整機組運行方式,深度運用運行指標智能評價系統,深入開展與華潤電力生產專項對標工作,生產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緊緊圍繞發電量和度電單價兩大關鍵指標協調調度,把握發電“窗口期”,不斷加強與省網兩級調度的溝通聯系,加強對電力市場交易的調研和分析工作,提前研判市場變化需求和競爭態勢,制定靈活多變的銷售方案,爭取最大范圍內提高機組發電量。持續加強馮家塔煤礦托管運營管理,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積極拓展外來煤源,嚴格執行電煤熱值單價最優調運方針,加強與煤炭運銷分公司的溝通協調,強化燃煤運輸組織管理,創下了外購煤日接卸3.23萬噸、月接卸72萬噸的接卸記錄,構建起堅實電煤保障。
數智賦能鍛造新質生產力“向新而動”
堅持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立數字化智慧電廠建設專班,全力推進智慧電廠建設工作,印發《職工科技創新管理制度》,有效整合內部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加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鼓勵廣大職工參與科技創新項目,“鍋爐脫硝用煙氣旁路系統”“用于盤車裝置的保護機構”等多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公司成功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自主創新“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帶動作用,三期項目成功運用了1項“世界首創”、2項“世界首例”技術,極大提高機組運行效率,深度優化總平面布置和各設備系統,創造了同規模工程用地最少的“世界紀錄”,投產后,機組運行穩定,各項參數和能耗指標均優于設計值,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做出了示范引領的創新探索,榮獲2023-2024亞洲電力年度“最佳煤電項目金獎”。
培優育強激活人才培養“一池春水”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開展內部公開競聘12次,將優秀人才補充到中層干部和關鍵崗位。拓寬人才培養成長路徑,赴重點電力專業院校招聘應屆優秀大學生70余名,以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重點難點問題為導向,精準分類培訓,積極構建以線上培訓平臺為核心的全新培訓體系,逐步推動形成崗前、崗中培訓,崗后評價的數字化流程,注重實際實效,持續提升全員綜合能力素質。適時組織運行、輔控、檢修不同工種的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職業技能大賽活動,大力開展集控、輔控運行人員“運行指標值(班)際”勞動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用、以賽促干。
通過公開競聘、人才培養、勞動競賽等一系列實招硬招,干部職工競爭力不斷加強,人力價值貢獻度不斷提升,人才“活水”蓄能更足、結構更優,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了堅強的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