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股份基層電站工作者:點亮光明的無名英雄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之際,他們已然踏上工作的征程;每個深夜,當萬家燈火漸次熄滅之時,他們依舊堅守于主控室,一絲不茍地監控著后臺設備,全力保障機組的穩定運行。他們是水電股份基層電站工作者,也是能源的傳遞使者,亦是光明的忠誠守護者。
扎根基層,無懼苦寒
水電股份陜投關中新能源有限公司330匯集站站長孟俊輝,自2010年畢業后,14年如一日,深耕基層一線。作為一名資深水電人,他始終堅持并弘揚著水電人“三特別”精神。他曾扎根毛烏素沙漠納林風電場,也曾投身山地風電建設,不畏風沙苦寒,無懼山高路遠,他始終如一顆釘子般堅守崗位。在高溫的機房里,汗水濕透衣衫,卻從未有過一句怨言;在深夜的巡檢中,孤獨的身影穿梭于設備之間,只為排查出那一絲可能的隱患。
三伏夏日,驕陽似火,如同一座熾熱的熔爐;數九寒冬,冰天雪地,恰似一座冷峻的冰窖。水電股份商洛光宇光伏電站的基層員工,深知夏季樹木生長旺盛,必須時刻警惕各類設施設備與樹木之間的安全距離。他們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處理,確保線路安全穩定運行。
巡線是日常最基礎的工作之一,夏季工人們早上六點便出發開始巡線,他們身著特制的降溫“冰馬甲”,背著無人機、測距儀等巡線設備,在坡度超過六十度的山路上艱難跋涉。冬季,水電股份二郎壩公司臥龍臺水電站的基層工作者們,在低溫雨雪的惡劣天氣中,迅速啟動低溫雨雪應急預案,全體動員,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增加重點線路和發電運行設備的巡視檢查密度,提高巡視質量,重點防范因降溫冰雪惡劣天氣引發的設備異常等情況。
他們以電站為家,不畏艱苦的工作環境,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崗位的熱愛與堅守,似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創新能手,以技攻堅
在基層電站的工作中,常會遇到各種技術難題,但基層電站工作者們憑借精湛的技術和創新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敬業精神,積極思考,踴躍參與電站各類技術及管理措施的改良項目,一次次成功攻克難關。
水電股份二郎壩分公司黨總支委員、副總經理金大剛扎根基層近30年,在其工作生涯中,常常涌現出“妙方法”“金點子”。2022年,他組織編制天生橋水庫動態汛限水位控制方案,獲得了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批復。這一舉措使天生橋水庫次汛期水位從1177米提高到1180米,當年汛末多攔蓄利用洪水700 余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效益增加200余萬元。2023年,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設備穩定運行,他主導完成了葫蘆頭電站智能一體化控制系統應用的科技項目,通過平臺開發、設備改造和巡檢機器人應用等方式,最終實現了漢中區域水電和光伏電站的集中控制。此外,他積極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組織班組努力構建“5831班組安全屋”模型。目前,金大剛正主抓《基于全流道CFD設計的機組提效研究與應用》科技項目。該項目已完成葫蘆頭電站2號發電機定子的升級改造和轉輪優化工作,預計將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三臺機組提效應用。項目實施后,葫蘆頭電站的裝機容量將增加1800千瓦。以金大剛為代表的基層電站員工在實干中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區域平臺公司資源優化整合、安全高效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心系群眾,溫暖人間
水電股份基層電站工作者們不僅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還時刻心系群眾,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溫暖與關愛。
水電股份浪卡子光伏電站坐落于美麗的羊卓雍措圣湖邊,這里的基層電站工作者平均年齡不到30歲。2022年,面對普瑪江塘鄉下索村突發的規模性停電事故,水電股份浪卡子光伏電站的基層員工積極響應浪卡子縣政府的求助,迅速展開搶修行動。“戰士們”連夜排查故障、探討技術改造方案,隨后冒著接近零下20度的嚴寒開始實施技術改造、設備搶修工作,挨家挨戶查看恢復供電情況,直至下索村48戶人家全部恢復正常供電才悄然離去。除了為村落、邊防哨所多次搶修電力設備外,浪卡子基層電站工作者還每年開展安全用電宣傳活動,主動編制翻譯藏漢雙語版《安全用電知識手冊》向群眾發放,多次組織用電知識宣講活動,讓群眾聽得懂、看得懂、記得牢,切實打通政策宣傳的“最后一公里”,解決了當地偏遠藏族群眾安全用電知識匱乏又不通漢語的實際困難。
多年來,水電股份基層工作者們多次開展慰問貧困群眾、自發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不斷拉近與當地藏族群眾的感情,在雪域高原描繪著民族團結的新畫卷,書寫著漢藏一家親的動人故事。
從陜南的一座小水電站出發,歷經三次創業,水電股份清潔能源事業蓬勃發展,這背后離不開以孟俊輝、金大剛、駐藏新能源戰斗隊等為代表的基層工作者們,他們懷揣著堅定的信念,以釘釘子精神扎根基層,于細微處詮釋著水電人“三特別”的精神內核,將自己化作點點星光,照亮了水電股份日益蓬勃的事業版圖,為推動水電股份邁向國內一流清潔能源投資運營商的目標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