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賦能 科技引領 陜投新興天翌科技打造“拳頭產品”
“近幾年國家對科技型企業的利好政策不斷加碼,為我們加大研發投入、加速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提供了有力保障, 增強了我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陜投新興天翌科技總經理韓紅波感慨道。
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十四五”期間,國家及省市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研發費獎補及科技企業融資貼息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天翌科技在國家及省市科技政策扶持下,在陜投集團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企業生產經營迸發強大動能,加快打造“拳頭產品”,成功入選國家級高新技術、軍民融合示范企業和重點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政策支持,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在省市中小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補助政策、技術改造獎補政策、企業協同發展補助政策等支持下,天翌科技經濟效益明顯提升,2018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從1億元增長到2億元,營收保持年均30%以上漲幅;海外市場加速拓展,實現出口創匯超過200萬美元,同比增速超過30%。
科技項目引領,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模塊化箱式可搬移衛星通信地球站被評為2020年度首批“陜西工業精品”、13米Ka頻段碳纖維衛星通信固定站天線、大型高頻段高性能雷達天線罩技術研究攻關項目……一大批重大科技項目,通過技術攻關,在高精度大型天線面制備工藝、低負載條件下的單脈沖自跟蹤技術,雷達天線罩的設計、安裝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現有知識產權82項,自2020年以來,每年申請專利約20多項,確保了企業在行業的技術領先優勢。
打造創新平臺,有力支撐科技自立自強。企業技術中心先后被認定為“碳纖維復合材料衛星通訊天線工程研究中心”,市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省、市研發費獎補政策,科技企業融資貼息政策等及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下,研發投入成效顯著,天翌科技近三年研發投入突破五千萬元。”天翌科技總工程師靳武剛介紹,技術中心將碳纖維等復合材料成型技術在微波空間合成領域創新性應用,補齊了我國大口徑、高頻段拋物面天線技術領域的“短板”,累計先后承擔數十項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企業創新基礎更加穩固。
未來3至5年,陜投新興天翌科技將繼續在復合材料和通信天線兩個技術領域加大技術研發、擴大產能規模,實現“雙輪驅動”,在軍品和民品兩個應用領域“兩線出擊”,形成互為推動的產業發展格局,推動天翌科技創新發展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