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陜西自然博物館義務科普小分隊分別走進西安市灞橋區東城第五小學和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為2000余名師生在科技之春期間送去有趣又好玩的科普“第二課堂”。
在東城區第二小學“生命教育”自然課程探索與實踐活動現場,陜西自然博物館的科普使者和講解老師分別展示和介紹了貴州龍化石,典型代表鳥類、昆蟲標本以及植物標本等,引發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并通過兩個科學實驗,將現場氛圍推至高潮;以筒狀塑料袋、氣球、吹風機、紙飛機等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通過提問、互動、實驗、總結、學習記憶的形式,生動地完成伯努利原理的演示教學,現場氣氛熱烈,深受歡迎。在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科技節上,孩子們通過近距離觀察標本,互動提問,激發了學習自然科普知識的興趣。
科普進校園作為博物館延伸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深受學生歡迎,博物館將秉持創新課外科普模式,豐富課外科普服務內容的理念,優化和提升科普進校園的內容和形式,激勵更多的中小學生走進博物館,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推動館校合作邁上新臺階。
重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