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 | 陜西水電:爭當陜西清潔能源轉型升級的排頭兵
在國家“雙碳”目標的引領下,陜西省水電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水電)將擴大新能源規模、優化傳統水電、布局抽水蓄能以及數智賦能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任務,深度參與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優化資源配置、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將公司打造為國內一流清潔能源投資運營商,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力量。
搶抓“雙碳”戰略機遇,深度參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作為陜投集團旗下的綠色清潔能源板塊公司,陜西水電以“镕基鑄范、科創效治、戰略引領、綠色發展”為指引,聚焦清潔能源主業,形成了立足陜西、輻射西北、面向全國的發展格局。目前,陜西水電投運及在建清潔能源總裝機342萬千瓦,年設計發電量64.79億千瓦時,與同等上網電量的火電項目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79.6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10.78萬噸。清潔能源裝機及效益穩居省屬國有企業第一,為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陜西省上市后備企業。
近年來,陜西水電持續深化國企改革,促進“新能源+”多鏈融合,不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從而在清潔能源領域塑造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推動國家能源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風光水儲”齊發力,加速“新能源+”多鏈融合
憑借在水電領域的深厚積累,陜西水電積極向光伏、風電、儲能等新能源領域延伸,構建了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在新能源市場中占據了有利地位,展現了其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前瞻性布局與高效執行能力。
在陜南,公司按照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漢江梯級開發帶動陜南經濟發展的決定》要求,先后在安康、漢中開發建成了九座水電站,總裝機15余萬千瓦。其中,藺河口水電站是我省1998年重點建設項目,設計施工具有國內先進水平。二郎壩梯級電站為寧強乃至漢中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能源保證,也為引漢濟渭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提供了優質水源。
在陜北,完成我省一次建成的最大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榆林協合20.8萬千瓦項目并購;自主開發建設陜能榆陽小壕兔風電光伏項目,實現了陜投集團風電“零”的突破和自主開發建設光伏“零”的突破;開發建設榆林高新區20萬千瓦五個光伏發電項目,為公司新能源開發建設積累了豐厚經驗;投資建設陜投府谷25萬千瓦光伏外送項目,通過“農光互補”模式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目前,公司在陜北地區新能源項目規模突破一百萬裝機,已建成第一個新能源“百萬基地”。
在關中,成功收購隆基蒲城4萬千瓦農光互補光伏項目;自主開發建設蒲城孫鎮一期、二期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全力加快建設白水43萬千瓦光伏項目和澄城10萬千瓦農光互補項目。投資建設陜投白水堯禾330千伏新能源匯集站,有效解決白水縣存量新能源項目上網消納問題。目前,陜西水電在關中地區投運、在建及已獲指標資源的新能源裝機達93萬千瓦,第二個新能源“百萬基地”正在加速建成。
陜西水電深耕工商業分布式市場,挖掘新能源不同應用場景,提升單個項目凈資產收益率,分布式項目投運及在建裝機規模45.6萬千瓦,在陜西省分布式能源市場份額占比名列前茅。
陜西水電緊跟“一帶一路”倡議,聚焦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等新能源資源稟賦,在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陸續布局西藏浪卡子一期、二期和華鑫隆光伏發電項目,為陜投集團第一個“走出去”的新能源公司;緊抓新疆地區風光資源優勢,持續推動新能源項目資源獲取和開發建設,擴大和培育新能源產業戰略支撐點,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全力打造第三個新能源“百萬基地”。
按照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源網荷儲一體化”指導意見,在陜西境內謀劃抽水蓄能產業布局,大力推進條件成熟、指標優良、生態友好的抽蓄項目開發。目前,佛坪抽水蓄能項目成功取得水電水規總院可研審查意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力爭本年度主體工程全面開工。積極參與商洛市丹鳳魚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投資主體競爭,并獲得投資主體資格。積累浪卡子電站光儲項目和協合智能微電網項目建設及運營經驗,積極探索“新能源+儲能”商業化運營模式。
數智化高效賦能,創新生產管理新模式
陜西水電順應能源革命和新能源行業數字信息技術融合發展趨勢,扎實推進管理數智化轉型升級,在生產運營數字化和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進行了深入創新和實踐。
深度融合新質生產力概念,運用數字化與智能化手段,對新能源項目實施全周期精細化管理,從規劃至運維每個環節都嵌入智能系統,大幅提升管理效率與資產效能。高度重視科研創新,構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在新能源技術與儲能解決方案上實現革新突破,持續的技術迭代不僅增強了項目的技術密度,更構筑了堅實的市場競爭“護城河”。
陜西水電以榆林區域為試點,開展集中統一管理,整合區域優勢,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啟動陜北新能源管理中心和新能源智慧管理平臺建設,推進“區域公司+數字平臺+智慧場站”的生產管理新模式。開展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的設備運行智能分析、預警和診斷等高級應用開發,降低了巡檢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設備及人員安全。當前,公司在新能源智慧化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先進經驗和成熟體系,正在關中區域新能源管理中心建設過程中得到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公司自主開發的信息化平臺和系統,如生產報表管理系統、任務與督辦系統以及智慧黨建信息平臺,不僅提升了企業管控水平,還促進了生產管理的精細化,為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執行力。
陜西水電的這些舉措,不僅優化了企業內部管理,也推動了行業內的清潔能源管理和運營模式的創新。當前,公司正朝著建設國內一流清潔能源投資運營商的目標堅定邁進,為不斷提升“風光水儲數”主業的發展質效,推動陜投集團綠色清潔能源板塊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