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追“新”逐“質” 轉型發展“綠”意更濃——陜投集團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發展紀實
以能源化工、金融、投資為主業的省屬大型國有企業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投集團”)圍繞如何做好綠色轉型大文章,立足“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十周年之機,追“新”逐“質”,激活國企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讓人深思。
向科技創新要答案,向綜合業務要效益,促進高端化提升、數智化改造、綠色化轉型,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這是陜投集團交出的新答卷。
創新驅動
實現從理念到實踐的跨越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綠色低碳、數智化、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陜西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版圖上的重要支柱,承載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陜投集團作為陜西省的頭部能源企業,正引領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向更深層次的變革邁進。
梳理陜投集團的轉型發展脈絡,著力強化科技創新的理念一以貫之,“產業新陜投”邁出堅實步伐。
陜投集團從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出發,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提出“以科技源動力、資本原動力,打造‘3+N’科技IP產業集群”的戰略目標,在做強做大做優煤電一體化現代能源創新基地、高端精細化工產業科創基地、航空+航天專屬產業創新服務基地三大現有產業集群的基礎上,聚焦先進制造、大數據、生物醫藥、半導體、新材料等“N”個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陜煤地質陜北富油煤地下原位熱解開采先導性試驗項目成功提取了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熱解煤焦油,該項目是世界第一個富油煤地下原位熱解采油先導性試驗工程,實現了煤田地下原位采油從“0”到“1”的突破。按照目前陜西省每年的煤炭產量,如果全部進行熱解,每年可以產生超過5000萬噸煤焦油,相當于再造“一個大慶油田”,將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陜投集團新興立芯光電推出的新一代1470nm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具有國內先進水平,主要應用于生物醫療、激光裝備、美容、科研等領域,并作為立芯光電LC-14XX系列的最新產品,為后續的磷化銦系列產品布局打下基礎。這些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陜投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也為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陜投集團積極打造科研平臺,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秦創原市場化運營總平臺作為集團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通過整合服務、投資、金融機構近700家,吸引新材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能源雙碳、生物醫療、現代農業六大賽道入“原”雙創主體7200多家,線上實施需求交互、依需精準匹配資源、引導服務賦能,線下答疑解惑、出謀劃策、交流拓展,助企業解決后顧之憂。這些平臺的建立,為陜投集團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從“跟跑”到“領跑”,關鍵技術取得核心突破,科技創新始終是陜投集團激發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從“理念”到“實踐”,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成功激活國企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綠色先行
實現從藍圖到現實的突破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能源企業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以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能源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其綠色轉型是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環節。
陜投集團深刻理解綠色轉型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作為陜西省屬電力總裝機容量最大的企業,陜投集團立足火力發電、煤炭和熱力生產專業化板塊化運營,不斷延伸“產、供、運、貯、銷”產業鏈,構建“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的能源業務形態。通過優化煤電生產環節、提升煤炭資源就地轉化效率、加強電力跨省輸送能力,有效熨平了行業周期波動和市場不利影響,在國際能源價格巨幅震蕩的背景下優勢盡顯。
清水川能源三期2×1000MW擴建工程、陜西佛坪1400MW抽水蓄能電站前期項目、陜投延安2×350MW熱電項目等一系列重點能源項目的推進投產,不僅提升了陜投集團能源供應能力,更在綠色低碳、高效利用方面樹立了新標桿。其中,清水川能源三期在建設中運用一項“世界首創”、兩項“世界首例”,創造一項“世界紀錄”,有效提高了機組效率,大幅節約了燃煤,年發電量可達230億千瓦時以上,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實現煤炭資源就地轉換、落實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在新能源領域,陜投集團同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通過積極向光伏、風電、儲能等新能源領域延伸,構建了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在新能源市場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陜投集團所屬清潔能源板塊公司——陜西水電股份緊跟“一帶一路”倡議,聚焦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等新能源資源稟賦,在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陸續布局西藏浪卡子一期、二期和華鑫隆光伏發電項目;緊抓新疆地區風光資源優勢,持續推動新能源項目資源獲取和開發建設,扎實推進項目建設。
“陜西水電投運及在建清潔能源總裝機342萬千瓦,年設計發電量64.79億千瓦時,清潔能源裝機及效益穩居省屬國有企業第一,是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陜西省上市后備企業。”陜西水電股份副總經理曹鵬介紹說。
數字化轉型
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強調“綠色低碳發展,這是潮流趨勢,順之者昌”。推動能源企業轉型,意味著能源供應保障不僅要“跟得上、能滿足”,還要“提品質、增效果”。
“以數字化轉型為引擎,加快煤電、地勘、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堅持綠色發展壯大新能源產業,實現現代能源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陜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元指出。
陜投集團深諳能源行業的變革趨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綠色轉型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緊抓數字化轉型這一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
陜西水電股份順應能源革命和新能源行業數字信息技術融合發展趨勢,扎實推進管理數智化轉型升級,在生產運營數字化和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進行了深入創新和實踐。“通過構建‘區域公司+數字平臺+智慧場站’的生產管理新模式,推進公司系統風電場和光伏電站機器人巡檢、場區無人機巡檢、VR/AR電力安全教育等智慧化項目建設,開展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的設備運行智能分析、預警和診斷等高級應用開發,不斷提升生產現場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曹鵬介紹道。
“陜投云”的全面落地實施,為陜投集團提供了統一的數據管理和分析平臺,實時掌握各業務板塊的運行情況成為現實,為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建設了多個產業數字化平臺,如智慧電廠、智慧礦山等,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安全水平;構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在新能源技術與儲能解決方案上實現革新突破,持續的技術迭代不僅增強了項目的技術密度,更構筑了堅實的市場競爭“護城河”……通過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數字化變革為核心、智能化應用為路徑,陜投集團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轉型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常態,時代的主流是數字化轉型。”業內專家表示。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不僅讓企業走到行業前端,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賦能、賦智、賦值,更為綠色轉型提供新的動力。
追“新”逐“質”奮楫行,在“雙碳”目標加快推進和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陜投集團以產業高端化、數智化、低碳化賦能高質量發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信息化變革浪潮中爭當“頭雁”,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