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陜投集團府谷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電廠三期2×1000MW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7月17日上午,陜投集團府谷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電廠三期2×1000MW擴建工程主廠房第一罐混凝土澆筑儀式在府谷縣清水工業園區舉行,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軍,府谷縣政府主要領導參加活動。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各兄弟單位、建設單位和參建單位的有關領導以及省、市、縣新聞媒體出席開工儀式。
儀式由清水川能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韓飆主持,黨委書記、董事長裴昌勝致辭,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龍軍匯報三期擴建工程準備情況,陜投集團董事、陜能股份總經理王棟講話,參建單位西北電力建設監理公司、西北電力設計院、浙江省二建建設集團電力建設公司主要負責人作表態發言。最后,趙軍宣布府谷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電廠三期2×1000MW擴建工程正式開工。
府谷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電廠三期2×1000MW擴建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陜北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點和陜西省重點建設項目,是陜投集團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國家“西電東送”戰略,依托煤電一體化優勢建設的國有大型煤電一體化項目,預計2023年9月投產發電。屆時,公司總裝機容量達460萬千瓦,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煤電一體化企業和西北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
項目技術國際領先。清水川三期擴建工程按照“安全可靠、技術領先、指標優異、投資可控”的建設原則進行項目籌劃、技術籌備和方案籌選。從系統設計到設備選型,層層優化,甄選比對,設備具有安全、可靠、高效、清潔等優越性能,技術指標超越同類型機組國際一流水平。設計發電煤耗269.08克每千瓦時,廠用電率4.40%,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為二氧化硫每標準立方米小于20毫克,氮氧化物每標準立方米小于25毫克,煙塵每標準立方米小于5毫克,全面實現近零排放。
項目設計特點突出。清水川三期擴建工程采用世界首例冷源損失余熱回收技術,有效降低機組冷源損失;采用世界首例零號高加全負荷投入技術,有效提高機組效率;采用世界首例百萬機組“四塔合一”技術,有效減少用地、消除視覺污染;采用電廠脫硫廢水高效蒸發結晶和煤礦疏干水深度處理技術,實現全部煤電一體化項目廢水零排放;采用“靈活性”設計技術,實現百萬機組20%深度調峰;采用最新5G技術,實現三維智慧電廠;采用煙塔合一、側煤倉、四臺百萬機組750kV GIS整體布置、輸煤系統“六機兩帶”、主機“四機一控”、輔機“六機一控”等方案,電廠與煤礦公用系統統籌規劃,項目用地僅26.9公頃,實現同規模工程最少用地,有限節約土地和降低投資。
項目建設優勢明顯。清水川三期擴建工程與一期、二期項目接續建設,東鄰馮家塔煤礦,南接府墻公路,北靠西王寨井田,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緊鄰煤源、水源、陜北換流站,可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煤場、灰場、送出線路,建設條件優勢明顯。
項目位于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東部,概算投資71.2億元。項目建成后,清水川能源公司將充分發揮煤電作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基礎負荷和深度調峰作用,為新能源快速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陜投集團做強做優做大和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力量。 (高滿紅 賈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