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投集團: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4年,是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投集團”)全面深化戰略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的一年。集團主要經營指標呈現穩中有進、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發展質效明顯提升,動力活力充分釋放……
全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74.19億元,利潤總額81.98億元,其中歸母凈利潤29.8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336.1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位列省屬能源企業前列。
有“形”之數見證發展之“勢”。
過去一年,作為全省首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陜投集團認真落實中央、省上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國資委工作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錨定“再造一個產業新陜投”的新目標,以深化“三個年”活動為抓手,聚焦服務“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防風險、保穩定、強黨建等各項工作。集團榮獲省國資委2024年度“穩增長突出貢獻獎”“科技創新獎”“改革發展提升獎”等榮譽,為全省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陜投力量。
穩增長 挺膺擔當塑造新增長點
陜投集團聚焦主責主業,全面落實“十四五”規劃各項任務,全年完成投資152.09億元,“穩”的根基更牢,“進”的底氣更足。
項目建設提速加力,產業發展動力強勁。清水川能源三期實現“雙投”,成為全國裝機容量最大的煤電一體化企業,榮獲2023—2024亞洲電力年度最佳煤電項目金獎。金泰化學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項目及配套的120萬噸電石續建項目投入試生產;金泰氯堿就地改造項目進入收尾階段,集團綠色循環鹽化工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陜煤地質眉縣中深層地熱能供暖項目入選國家能源局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吉林省首個EPC模式地熱能供暖項目建成投運。贛州信豐能源、佛坪抽水蓄能電站、航空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園區項目全面開工;商洛發電二期和延安熱電二期全面建設;成功競得甘肅錢陽山煤礦采礦權和南鄭頁巖氣探礦權;丹鳳魚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順利納規。2024年新增煤礦產能200萬噸/年、火電裝機202.5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95萬千瓦、化工產能180萬噸/年,形成了“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項目梯次推進格局。
煤炭電力穩產多產,能源保供成效顯著。陜投集團加強能源供應保障措施,全面提升能源穩產保供能力,打出全方位的能源保供“組合拳”。火、水、風、光電力企業之間協調互補,合理安排生產調度,確保機組穩得住、頂得上、發得滿,生產效率、效益穩步提高;煤礦企業科學組織生產,在保證安全生產前提下充分釋放產能,持續穩產高產;電力運維企業扎實做好機組運維和應急值班,電力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煤炭運銷企業密切跟蹤外發電供熱企業庫存變化,增強運銷銜接聯動,提升合同履約效率和能力。全年生產原煤2356萬噸;發電56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3%,其中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23%;完成供熱量1891萬吉焦,同比增長23.1%。
金融綜合優勢顯著,服務實體作用突出。西部證券市場化并購國融證券進展順利,向全國證券業第一梯隊持續挺進。西部信托加快“產品+服務”雙輪驅動轉型,“永寧1號信托計劃”蟬聯三屆金牛獎。陜投資本新增3個投資項目榮獲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成長性引導基金榮獲“2024年度產業發展最佳投資機構”。金融服務質效不斷提高,西部證券拓展債券發行業務,全年累計承銷規模556.4億元,為實體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西部信托綠色信托存續規模19.4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君成租賃直租業務占業務總量的80%,有力支撐實體企業“融資與融物”結合。資本運作成效明顯,君成租賃儲架式20億元資產抵押證券完成首期發行。集團發行中期票據、公司債券共計125億元,推動債務結構不斷優化,節約財務費用5.57億元。
精準把握市場導向,提質增效持續深化。綠色化工板塊著力增進業務協同,嚴控生產成本,加大消耗管控,優化運行模式,金泰氯堿獲評化工行業能效、水效“領跑者”標桿企業。城市運營著力推進“向資產運營轉型、向綜合服務轉型、向板塊聯動發展轉型”,陜投康養獲得中國康養品牌影響力指數100強,陜西自然博物館成功晉級國家一級博物館。現代物流著力開拓市場,華山創業以“貿—工—科”經營模式為抓手,打造鋼材、化工、煤炭、成品油(氣)、有色金屬、農(副)產品六大板塊大宗貿易業務布局,多方位培育新的營收和利潤點。
育新機 創新驅動壯大戰新產業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一年來,陜投集團著力促進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奮力書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篇章。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動能持續增強。集團全年研發經費投入9.31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1.62%,新產品貢獻率達到0.39%。4個科技項目獲得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科技創新專項資金,3戶子企業入選省屬重點科技型企業,12項新產品入選陜西省重點新產品開發項目目錄。陜煤地質成功提取全球第一桶地下原位熱解煤焦油,“煤矸石漿體規模化充填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技一等獎,“碳纖維增強高性能濕式摩擦材料技術及應用”“乙炔法合成氯乙烯金基催化劑的創制與應用”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戰新產業培植壯大,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陜航集團全年銷售直升機5架,外租35架,探索低空旅游商業模式,完成關中、陜北、陜南區域空中旅游規劃,推動白鹿倉低空旅游項目正式運營。寰宇衛星測控中心建成投運,喀什、雞西、海南國內“大三角”測控站鼎立成型,常態化管理衛星135顆,成功跨入航天器測運控領域第一梯隊。陜投新興立芯光電推出1470納米高功率半導體激光二極管芯片,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天翌科技成功向比利時客戶交付7.3米口徑天線罩并完成安裝,實現陜西省大口徑天線罩出口歐洲零的突破。秦龍電力銅川人工硐室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開展可研評審,秦元熱力基于氫能的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示范工程建成投運。
秦創原建設轉段升級,科創潛能持續釋放。陜投集團堅持“公司+基金”模式,積極參與新一輪秦創原建設三年行動。秦創原公司注冊資本增至30億元,率先試行研發準備金制度。面向生物醫藥、新材料兩個領域,以資本實體化的方式,啟動成立兩家產業投資公司。優化提升“三項改革”路演平臺,舉辦產業鏈路演14場,推介項目69個。參與打造秦創原產業聚集區,與萬洋集團合作的“萬洋眾創城”全面開工,進一步推動秦創原驅動平臺建設由勢轉能。
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數字賦能不斷突破。圍繞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兩大發展方向,“陜投云”一期全面建成,經營管理數字化系統、一體化綜合管理平臺和協同辦公系統上線運營,司庫和財務共享系統實現協同互聯,集團數字化管控體系初具雛形。煤礦、電廠、化工等企業加快“智改數轉網聯”,涼水井煤礦順利通過國家級數字化礦井驗收,馮家塔運營公司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達到省級A類標準,陜能新疆智慧電廠項目被中國自動化學會授予“2023年度最具影響力工程項目”,趙石畔煤礦Ⅰ類中級智能化示范礦井全面建設。西部證券榮獲中國證券業數字化轉型君鼎獎。
強保障 黨建領航促改革持續深化
2024年,陜投集團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企業改革各方面、全過程,促進黨的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發揮高質量黨建的引領保障作用;以強活力、提效率為中心,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防范化解資金、管理、安全生產等領域風險,保障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黨建領航定向,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陜投集團黨委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做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組織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將紀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全力配合省委巡視及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深化“清廉陜投”建設,大力推進“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全面實施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集團系統5個黨支部被省國資委評為“示范黨支部”。推進企業文化重塑工作,形成“以義取利、镕基鑄范”為思想內核的企業文化體系。集團工會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集團榮獲“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國企改革蹄疾步穩,一流企業建設提速起勢。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工作任務完成80%以上,陜西能源獲評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標桿企業,立芯光電獲評國務院國資委科改行動“標桿”企業。陜投研究院躋身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行列。化工、城投板塊重組穩步實施,基本完成五級企業壓減等工作。學習華潤6S戰略管理體系和5C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形成集團一流企業創建方案。電力系統對標效果突出,5臺常規火電機組及4座新能源電站榮獲優勝機組、場站及單項最優獎;趙石畔煤電連續四年“零非停”,創造陜西省百萬機組連續運行新紀錄;電力運營6個班組獲評全國安全管理標準化一級班組。麟北煤業、馮家塔礦業分別獲評煤炭工業安全高效特級煤礦和一級煤礦。
風險管控做細夯實,安全屏障壓實筑牢。持續深化企業合規管理,深入開展敞口式風險等“三個專項排查整治”。強化資金管理,從嚴控制委貸投放,全力壓降“兩金”占比,高質量推進集團司庫體系建設,資金集中度超70%。強化安全環保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聚焦重點企業開展安全生產領域專項巡察,全年安全環保投入10.58億元,33個班組獲評全國“一級班組”,集團安全環保風險可控在控,安全環保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行而不輟,履踐致遠。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陜投集團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戰略性機遇、政策性機遇、歷史性機遇,貫通落實“五個扎實”“五項要求”“四個著力”,主動融入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及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統籌做好穩增長、項目投資、資本運作、改革創新、風險防范、安全環保和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奮力開創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發展新局面,在推動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中貢獻更多陜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