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陜投集團金泰氯堿公司堅持走聚氯乙烯行業綠色低碳創新發展之路
“十四五”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近年來,陜西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將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大力推動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加快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在碳減排、碳達峰背景下,推動氯堿產業鏈循環、產品創優創新、技術工藝革新,實現創新突破、綠色發展,在現階段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將是行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多年來,陜投集團金泰氯堿始終探索研發,著力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通過自主研發或合作研發的極具代表性的“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含鹽廢水零排放技術”三項技術,在系統性解決困擾行業發展的汞污染、電石廢渣處理和含鹽廢水處理難題上具有創新引領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大力推動節能工作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金泰氯堿堅持推進節能減排,打造綠色工廠。開展了電石法聚氯乙烯清潔生產與資源利用技術及產業化研究,分別取得螯合絮凝法深度處理含汞廢水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電石法聚氯乙烯綠色系統集成示范工程(包括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中液氯平衡技術及產業化、廢次鈉循環利用技術)、電石渣深度處理含鹽廢水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電石粉塵回收及渣漿中乙炔回收技術產業化,密切結合我國氯堿行業及公司生產面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而開展的研究攻關,成果均實現了工業化應用,取得經濟效益、環保效益雙豐收,成功為氯堿行業探索出一條綠色循環發展道路。
這些技術成果分別經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及陜西省化工學會鑒定。專家認為,該項目在技術上有創新,工藝合理,對氯堿行業安全和清潔化生產有較大促進作用,有廣闊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 三項技術扎實推動
“十四五”節能降碳
“十四五”時期,金泰氯堿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含鹽廢水零排放技術”三項技術,致力于打造行業綠色節能低碳標桿。
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綠色技術。“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綠色技術”是金泰氯堿與南開大學、清華大學、西安凱利公司合作的研發項目,總投資1億余元。2018年11月,金泰氯堿獨立設計開發的萬噸級無汞催化氯乙烯合成裝置順利投產,至今運行良好。7月18日,在國家節能中心主辦的聚氯乙烯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研討會暨“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綠色技術”評價會上,專家組認為金泰氯堿突出對應用金基無汞催化劑的工程技術開發,在工業化裝置系統開發、金基催化劑使用方法優化、生產操作與管理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該項技術成熟、創新性強,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技術。“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技術”是金泰氯堿與中國科學院過程研究所合作研發項目,通過將電石廢渣制成氧化鈣,作為電石生產原料,從而減少石灰石開采,從本質上消除石灰石制作電石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實現節能減排。該示范裝置于2019年建成試運行,年可消納處理電石渣10萬噸、生產氧化鈣6萬噸、脫硫劑2萬噸,解決了困擾行業的電石渣固廢處理難題,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含鹽廢水零排放技術。“含鹽廢水零排放技術”是金泰氯堿自主研發的濃水深度處理裝置,采取“以廢治廢,降低成本”新技術,實現對無機含鹽廢水的深度處理和全部回收利用,首次在氯堿行業實現了工業含鹽廢水零排放。據悉,該裝置自2016年6月生產裝置工業化運行后,年平均節約用水145.46萬立方米,減少含鹽廢水排放量80多萬立方米。
為進一步推動電石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促進先進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構建電石—聚氯乙烯行業綠色循環產業鏈條,助力“雙碳”目標實現,9月11日,由國家節能中心主辦的“聚氯乙烯綠色發展創新技術研討會”暨“電石法聚氯乙烯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創新技術”評價會在北京召開。
會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何鳴元,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聶祚仁,全國能專委技術委員會顧問白榮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等組成的專家組,對金泰氯堿“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技術”和“電石法聚氯乙烯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創新技術”分別進行了評價。
專家組一致認為,金泰氯堿經過近些年的探索與研發,將電石渣制成氧化鈣再成型用于電石生產的循環利用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建成了國內首臺(套)“10萬噸/年循環利用電石渣制備活性氧化鈣技術工業化裝置”,成功實現了工業化應用,相較于傳統的以石灰石煅燒生石灰用于電石生產工藝相比,節約資源及減碳效果十分顯著。完成的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技術查新報告,技術創新性強,整體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專家意見認為,金泰氯堿“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利用”“含鹽廢水零排放技術”三項技術為主的電石法聚氯乙烯綠色低碳創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突破性地解決了汞污染、電石渣固廢、含鹽廢水等難題,在固廢資源循環利用、節能降碳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電石—氯堿行業節能減排提供了樣板。
金泰氯堿“電石法聚氯乙烯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創新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均已完成工業化示范,可滿足我國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工業首臺(套)示范裝置、以電石渣制氧化鈣循環用于大型密閉電石爐工業首套示范、大規模化氯堿含鹽廢水零排放生產使用的基本條件。正在建設的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配套裝置環保創新技術工業化示范項目,同時配套建設的120萬噸/年電石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續建項目,在設計中采用金基無汞催化劑技術生產高性能樹脂、電石渣制活性氧化鈣循環利用生產電石、電石渣處理含鹽廢水技術,并集成應用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建設首家氯堿智能化工廠,項目建設體現出對傳統工藝的重大技術革新,作為國內首臺(套)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工業示范裝置、首臺(套)電石渣鈣資源循環利用生產電石工業示范裝置,具有重大意義。
■ 技術引領創新驅動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圍繞綠色低碳攻關項目,金泰氯堿與中科院過程所、南開大學、清華大學、西北有色研究院等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成達公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通過產學研合作交流學習,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公司先后榮獲“全國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十二五’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先進單位”“陜西省節能減排領軍企業”“陜西省綠色示范工程綠色企業”“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等榮譽,此外合成氯乙烯金基無汞催化劑的研發與工業應用技術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金泰氯堿多年來默默耕耘、艱苦創新,堅持走綠色創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探索綠色生產新技術,成為了行業標兵。”陜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軍表示,“陜投集團將繼續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和聚氯乙烯綠色發展創新技術的應用推廣,為行業綠色、健康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陜投集團金泰氯堿公司后續將繼續開展研究,進一步提升技術轉化效率,履行國企職責,在低碳節能環保上持續下功夫,推動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節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金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