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 促發展 看基層】電力運營:交出年中亮眼成績單
砥礪奮進,佳音頻傳。上半年,集團公司各單位堅持黨建引領,直面市場壓力、主動求變突破,精細管理、穩控運營,奮力完成目標任務,為地方經濟實現穩定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即日起,集團公司推出《穩增長 促發展 看基層》系列報道,透視各單位半年運行“成績單”,解讀各單位當好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新實踐。敬請關注!
今年以來,電力運營圍繞“質量提升年”主線,加速推進市場化改革第二階段舉措落地。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30%,凈利潤創公司成立以來最好成績,較同期增加134萬元,連續安全生產1645天。市場拓展多點迸發、等級檢修圓滿收官、科技創新再創佳績、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內控管理規范提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中”成績單。
聚焦主業 穩步拓展內外市場
上半年,電力運營集團內部累計消缺30029條,消缺率98.45%,消缺及時率97.62%。完成陜煤新元潔能檢修#2機A修、趙石畔煤電百萬機組全專業C修、國家電投青海黃河大通#1爐檢修等集團內外10個重點等級檢修項目。子公司君創科技取得CMA資質證書,獨立完成了西北電網14臺機組深調認證試驗,試驗檢驗能力獲得市場認可。公司首個市場化運作項目——“陜電外送”重點項目黃陵店頭電廠項目部成立,實現了集團外機組“運檢一體”新突破。積極推進“新能源+電力運營”“售電+電力運營”模式,拓展綜合能源服務,完成延長售電光伏光熱運維、二郎壩臥天輸電線路維保、水電蒲城鳳式塬、斜里光伏電站預防性試驗等項目。公司業務拓展延伸至延長石油、陜西煤業、陜西有色等企業的多個下屬企業,與陜西分布式能源公司等單位建立了伙伴關系。
創新驅動 打造“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
全面推行質量管理TQC體系,健全生產管理指標體系,設備消缺率、消缺及時率、缺陷復現率、發電量完成率等納入到生產考核指標,現場實施、設備搶修效果、技術臺賬管理等納入客戶滿意度調查,制定出檢修策劃、實施、總結、優化四個階段的標準化模板,壓實各業務單元主體責任,收到“臺臺設備有人管,人人肩上有考核”的效果。搭建了“釘釘+低代碼+阿里云”全鏈路技術與服務模式的設備遠程故障診斷分析平臺,促進檢維修企業數字化生態轉型。將現場技術攻關與創新緊密結合,新增“一種發電廠設備安裝用無損檢測裝置”等6項實用新型專利。趙石畔項目部鍋爐班等2個班組獲省電力行協“2022年質量信得過班組”,并被推薦參加全國電力行業評比。“降低電動給水泵故障率”等兩項QC成果參加2022年全國電力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展示大賽,分別獲得88分和81.25分的好成績,技術、質量支撐能力不斷提升。
深化改革 激發全員內生動力
推行全員績效考核,構建9級11檔寬帶薪酬機制,做到“收入能增能減、人員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開展中層干部崗位競聘,16人競聘上崗,改“伯樂相馬”為“實戰賽馬”。修訂《模擬法人制管控實施方案》,給項目部再次充分授權放權,強化薪酬與業績掛鉤正向激勵,確保“每一分”收入都與價值創造密切關聯。內部“人力資源池”機制打通部門與員工雙向選擇的通道,完成925名持證上崗生產人員綜合測評,人崗匹配獎勵13人、晉升7人,9名勞務派遣人員轉正,2名中層干部降職。搭建“3+1”培訓體系,推行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通過技能培訓、崗位比武、校企合作等方式暢通人才培養通道。公司63名內培師隊伍每周進行技能培訓,新培養出2名省級技術能手。公司第三屆職工技能大賽獲獎選手中,勞務派遣人員占比大幅增加,“90后”員工占比超過50%,生產現場技術支撐能力和疑難雜癥處理能力整體提升。推行直接委派專職安全專工進駐檢維修現場,代表公司進行安全監管,安全生產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