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力量 身邊典型】趙石畔煤電張文:在沉淀中攀爬
“嘟——嘟——”,一聲刺耳的警報劃破夜空,陜西能源趙石畔煤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趙石畔煤電)的一臺正在滿負荷運行的1000MW發電機組,突然出現故障,凝汽器液位急速下降,機組有“非停”的可能。“張總值!張總值!”集控室運行值班員急促地呼喊,并匯報了一系列有關數據和故障現象。“不要慌。”張文安慰大家說。“首先,排查供水系統有啥問題,通知輔控中心檢查供水是否中斷;第二,排查凝結水系統是否有泄漏;第三,立即到事故現場查看是否有施工人員,會不會有人誤操作。”
這是2019年的一個夜晚,當時張文是公司發電部副部長兼總值長。他迅速做出判斷,組織人員排查故障原因,在極短的時間內調整系統并恢復正常運行。張文技能扎實、沉著冷靜,多次發生機組運行突發事件,在他快速反應和合理處置中得到圓滿解決。
2007年華北電力大學畢業后,張文先后在央企大唐、神華所屬電廠工作,并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信陽市拔尖人才等榮譽。2016年,陜投集團趙石畔煤電開工建設。當了解到這是國家“西電東送”配套的一個大型煤電一體化項目時,他放下曾經的光環、放棄舒適穩定的工作環境,毅然來到條件艱苦的陜北,成為趙石畔煤電的一員。項目建設期間,張文負責機組調試整體組織工作。面對工期緊、任務重、標準高的壓力,他以現場為家,連續奮戰,成績斐然。在一周內完成了所有涉網試驗,有力確保了1、2號機組168小時試運行的順利完成。不僅如此,他潛心研究,依據多年的運行經驗,提出小汽輪機進汽方式變更等10余項設計,為機組試運行做好充分準備。
“他特別敬業,不管是周末還是節假日,都能在生產現場看到他安全檢查、操作監護、技術指導的身影。”同事這樣評價張文。2019年10月,趙石畔煤電迎來了兩臺百萬機組雙機投運的激動時刻,張文也從發電部值長成為一名管理者。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帶團隊其實就是帶頭,帶頭解決問題、攻克難題。”張文時刻在踐行自己的理念。
企業是追求經濟效益的,節能降耗就是降低成本。陜北的冬季溫度最低可達零下二十幾度,間冷系統防凍是個難題。機組投運后,張文帶領運行團隊致力于節能管理工作,創新性提出間冷防凍優化思路,并精細化制定方案、反復做試驗。通過努力,公司廠用電率降低了0.2%,每年節約費用710余萬元。
他擔任發電部部長后,采用班調整、日分析、周總結、月兌現“四位一體”運行指標管控方法,并通過指標競賽促使運行人員當班期間精細調整。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司機組供電煤耗、生產廠用電率等指標逐年向好,2019年至2022年,趙石畔煤電兩臺機組先后榮獲大機組競賽“供電煤耗最優獎”“廠用電率最優獎”“AAAAA級優勝機組”等榮譽,實現中電聯大機組競賽能效對標榮譽“大滿貫”。
發電量是發電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作為公司發電部門負責人,張文時刻關心搶發電量工作,他要求運行人員做好監盤工作,加強對關鍵參數調整力度和重要設備監測力度,落實主輔機運行優化調整工作措施,確保機組設備在最佳工況下運行,能夠在關鍵時刻頂得上。同時,他組織制定《搶發電量專項措施》,在保證每日計劃電量足額落實的基礎上,根據電網負荷趨勢和運行方式的變化,主動和電網調度溝通申請增加負荷,公司投產以來發電量逐年攀升,2022年發電量成功突破百億大關。
“我們從不同維度發力,努力打造發電運行鐵軍。”張文說。培養發電運行人員,張文有著自己的思路。他定期組織運行人員開展理論培訓、技能競賽、應急演練等活動,不斷加強隊伍建設。近年來,張文開展專題技術講課20余場,培養了5名專業工程師、7名值長、15名機組長和班長,這些主要技術骨干已成為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石。發電運行鐵軍也用成績體現實力,在2021年陜投集團職工集控運行技術比武中,趙石畔煤電獲得團體第一,個人第一的優異成績,公司兩臺機組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實現“零非停”。
從一名發電運行技術尖兵成長為大型煤電企業優秀管理人才,張文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是精益求精,將工作做到極致。“趙石畔煤電5周年功勛人物”“陜投集團最美員工”“陜投集團優秀共產黨員”“陜西省財貿金融輕工系統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在趙石畔煤電工作的8年,張文所獲得的榮譽、獎項到底有多少,他自己都很難說清楚。不過這些對他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沉淀中一直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