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力量 身邊典型】新華網:高原綻放的“雪”蓮花
拉薩通往山南市浪卡子縣的G349國道,山路蜿蜒狹窄,車時而盤繞于半山云霧中,時而貼山依湖而行,路邊一閃而過的戶外宣傳牌上,紅底白字格外醒目: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經過近4小時車程的跋涉,翻過4900米海拔的崗巴拉山,一排排鱗次櫛比光伏電板出現在眼前,匯成藍色的“海洋”,肆意地汲取著陽光。這里便是陜投集團所屬水電股份山南公司浪卡子電站。
“扎西德勒!”電站員工遠遠相迎,送來傳統藏族方式的祝福。人群中,一位個頭小小、笑臉盈盈,扎著小揪揪的姑娘引人注目。“這是咱們公司目前唯一一名女員工,在電站工作了4年的楊雪。”陜投集團水電股份山南公司總經理王波說。
2019年,剛從學校畢業的楊雪背著重重的行囊,從天府之國來到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電站工作。同事們看到眼前這個看起來比實際年紀還小的小姑娘,心里都泛起了疑問:一個學電子商務的女娃兒,業務能弄懂嗎?遠離城市,她能在這待長久嗎?
楊雪心里也怯著呢,她給自己打氣:先試試唄。
一切從零開始。在為期2個月的培訓中,電路圖、設備圖、巡線圖……圖圖如網,讓她壓力很大。而四川女娃兒的韌勁讓她把說好的“試試”變成了“必須拿下”的勇氣。
夜里,她通過網絡、書本等途徑,自學《電氣二次系統》《太陽能系統發電原理》《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等專業知識;白天,除理論培訓外,冒著強烈的紫外線,跟著師傅巡視設備,了解設備參數、發電原理,請教自學遇到的疑點、難點。兩個月后,她如愿通過考試正式上崗。
學中干、干中學,遇到不懂的問題,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非弄個水落石出。“在高原缺氧環境中,我的記憶力好像變差了,學過的東西總是記不住,我就一遍遍抄在本子上。”楊雪隨手翻出自己的筆記本,字跡密密麻麻,“記了有十幾本吧。”
就這樣四年如一日,楊雪熟練地掌握了電站各設備運行方式、主要參數,不但成為了操作能手和技術能手,而且還在日常運行維護中總能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電站的工作看似枯燥,卻很重要。不論嚴寒酷暑,楊雪精心做好日常運維,白天認真細致地對電站設備進行巡視檢查,晚上隨時整理觀測數據,若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并和同事研究處理方案,為電站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依據。
為了保障發電量,電站預防性試驗都要等到太陽落山以后在戶外進行,高原的地勢廣闊,溫差極大,夜晚總是寒風呼嘯,大家都照顧身材嬌小的小妹妹,讓她去主控室值班。她卻說:“身材嬌小是我的優勢,電纜溝那些狹窄的地方,你們進不去,我能去!”于是,每次受限空間作業她都沖在前面,利用自身優勢,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同事問她:“你一個小姑娘,進黑溝、鉆黑洞不害怕嗎?”她嘿嘿一笑:“我們四川女娃兒,天不怕地不怕。”
“其實好性格都是大家‘寵’出來的,我業務上的成長更是離不開師傅和同事們的幫助。”楊雪毫不掩飾對山南公司這個大家庭的喜愛和感激,她說,正是因為組織的關愛和包容、同事的團結和幫助,讓她感覺到溫暖,才有動力堅持下來。
于是,楊雪把電站當成家。2020年春節是楊雪參加工作后的第一個春節,本來計劃春節后回四川老家和親人一起過元宵節。面對突發情況,她主動申請留在電站,做好運維值班工作,還利用班余時間,當起了小幫廚,給大家做川味腌鳳爪等拿手小菜,這一留便是小半年,一直到6月才回家和親人團聚,這時候她已經在電站連續值班8個月。
問起楊雪是否想家,她說:“當然想,想爸爸、媽媽,還有妹妹……山南公司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里爸爸媽媽放心,我也開心。”
楊雪在公司多次為當地村民開展的安全用電宣傳活動中,楊雪主動組織村民帶來的孩子們做游戲,讓其他人安心聽宣講、學常識。同事們都打趣道她是一個被電力事業耽誤的好幼師。
“她一個女娃娃都能待得住,我們有啥不可以。”如今,在山南公司員工中,楊雪逐漸成為了一個能帶動他人學習的好榜樣、一個視企如家的好典范。她的樂觀開朗和堅毅鼓勵著每一位員工扎根基層,積極奮斗,奉獻高原。
勞動托舉夢想,奮斗書寫華章。作為浪卡子電站唯一的女員工,楊雪用雪蓮花的清澈為浪卡子電站這顆高原明珠增添一抹閃亮,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陜投集團在藏業務發展貢獻著巾幗力量。
楊雪有一個愿望:“我想去西安看看,去看集團總部的樣子,再去大唐不夜城感受流光溢彩和車水馬龍。”據悉,陜投集團這個大家庭正在幫她實現這個愿望。